百度统计和谷歌广告

中职学校“学生→学徒→准员工”三段式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中职学校“学生→学徒→准员工”三段式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摘要】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教育中应用十分广泛,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中职学生升学通道全面开放,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所在的职业学校在推行现代学徒制工作中,探索出了以“双轨并行、菜单择向、校企合作”为核心内涵的“学生→学徒(或升学班学生)→准员工(或升学班学生)”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赋予了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全新的内涵和外延,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双轨并行、菜单择向、校企合作、学生、学徒、准员工、创新、实践

一、模式简介

(二)模式简介

1.“双轨并行”:与时俱进,达成学校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策略。

2.“菜单择向”:向学生提供就读方向、订单班企业、专业强化方向“大菜单”,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就读意愿。

3.“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专业共建目标。

4.“三段式”:“学生→学徒(或升学班学生)→准员工(或升学班学生)”三个阶段循序渐进,推行现代学徒制。

(三)模式特点

1.“学生、学徒(或升学班学生)、准员工(或升学班学生)”三个学习阶段和对口升学班、专业方向强化班、订单班三种不同类型的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相适应,与学生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相适应,与学生升学就业需求相适应,与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相适应。

2.三个阶段循序渐进,一方面培养具有专业必备的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养的技能技术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为高职院校输送优秀生源,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二、创新实践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作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职业学校要贯彻落实好重要指示,就要更好、更科学地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就“怎样培养人”而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现代职业教育育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过探索与实践,我们提出了全新的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学徒(或升学班学生)→准员工(或升学班学生)”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阶段措施

第一阶段:第1、2. 3学期——学生时段。

本学段学生的特点是:大多在16岁左右,尚未脱离或刚刚脱离心理断奶期,其心智尚未成熟,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所选专业知之甚少,专业选择易摇摆,职业规划目标不清晰。因此,这一阶段是引导学生认知的黄金时期,学校采取不分层次、一视同仁的办法,“全员全程全方位”为学生打下扎实基础。学生主要在学校学习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基础课程,逐步提升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综合素养。与此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实作课和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认知实习,使学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并热爱自己的专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

第二阶段:第4、5学期——学徒(或升学班学生)时段。

本学段学生的特点是:多数过了17岁,精力旺盛,遇事有主见,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方面走向成熟,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了一定的积淀。因此,这一阶段是学生确立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采取分类分层培养的模式,提升学生本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相应的职业素养,从而符合现代企业的岗位需要和用人标准。

从第4学期开始,在充分尊重家长及学生意愿前提下,让学生选择升学就业方向,选择订单企业,选择专业强化方向,组建对口升学班、专业方向强化班、订单班三个类型的办学层次。

1.对口升学班:吃透职教高考政策,对标职教高考大纲,优化师资队伍,建立激励机制,强化过程管理,着眼教学质量,出成绩,出人才,使之成为职业教育一张靓丽的名片。

2.专业方向强化班:根据学校专业方向课程(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例:车削加工方向、数控铣削加工方向、钳工方向),选取2个专业方向集中学习、集中训练。在继续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强化专业方向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保证学生在所选的专业方向上学好、学精。与此同时,引进企业生产线,成立“校中厂”,学生在工厂实习两周,在教室进行一周专业课程学习,交替进行。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教学,共同带领学生生产实践,持续探索现代学徒制。

3.订单班:成立企业冠名订单班,在订单班学生中探索现代学徒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作用。组织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轮流进行工学交替及跟岗实习,进行“学生”和“学徒”两种身份的切换,实现学校与企业、实训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的“四个对接”。 在企业成立“厂中校”,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车间进行跟岗实习,一组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两组两周一轮换。教学内容由学校和企业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共同确定。教学团队由学校专业教师、工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保证“做”与“学”的统一。

在本学段中,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现场研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企业、学校三方共同根据加工生产流程,分析对应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所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岗位能力及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内容,以岗位能力为主线,按照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思路来动态调整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

第三阶段:第6学期——准员工(或升学班学生)时段。

本学段学生的特点是:大多在18岁左右,身体心理趋于全面成熟,综合素养有了全面提升,职业方向基本明确,有着强烈的高质量就业和升学的愿望。这一阶段是学生准备适应现代职业岗位、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基的保障时期,也是学生圆梦大学的冲刺时期。在此期间,经过充分调研论证遴选,组织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合作企业或对口优质企业顶岗实习,实行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企业零距离接轨,以企业为主体对学生按员工的要求强化专业技能和岗位素质,为学生进入经济社会这所大学做好充分的“备考”准备。另一方面,组织升学班学生全力以赴进行高考复习,为升入优质高职院校做好充分的备考准备。

(二)证书要求

实行1+X证书制,鼓励学生在第二阶段至第三阶段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为就业和升学作好充分准备。

(三)“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第一阶段学习平台课程(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核心平台课程、认知实训平台课程)。第二阶段学习专业模块课程(专业技能方向模块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模块),升学班学生继续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拓展学习。第三阶段顶岗实习,升学班学生强化高考科目。

1.公共基础平台课程

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物理、化学等必修课程,还包括根据学生职业发展设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劳动教育等选修课程。

2.专业核心平台课程

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加工检测技术、电工电子与技能、金属加工与实训、钳工工艺与实训、机械CAD。

3.专业方向模块课程:(1)车削加工技术训练模块:普通车削技术训练、CAD/CAM数控车、数控车削技术训练;(2)数控铣削加工技术训练模块:CAD/CAM数控铣、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技术训练;(3)钳工技术训练模块:钳工制作。

4.专业选修课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现代制造技术。

5.专业拓展课程:零部件测绘、3D设计与打印实训、手工电弧焊操作、数控车铣综合加工。

三、实践成效

通过创新实践,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办学水平量质齐飞,用人单位青睐有加,服务功能愈发强大,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近年来,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崭露头角,升学率连年攀升,学校成为13家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7所高职院校实现了中高职贯通培养,在校生规模达6200余人,获得了绵阳市2020年度“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特等奖”。

总之,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三台县刘营职业高级中学校  柯军)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